45°原则攻克死角,走廊房间一体化突入
红区协同,通常发生在狭小空间清理作战中
特别是走廊等通道区域的清剿作业
或较为宽阔、需突入的房间入口等位置
所谓“红区”
是指通道宽度至少能容纳两名突击队员并排行动的结构区域
在此区域内
常常存在一个或多个死角
需要重点清理
上述这类场景即为“红区协同清理”。
由于红区空间结构的特殊性
清理作业通常采用快速推进的方式
这就要求突击队员严格遵守“45度原则”
阿尔戈斯“红区协同清理”实训图
所谓“45度原则”
是指当前方两名突击队员进行交叉掩护
即将突破红区拐角时(以梯形走廊为例)
在抵达45度决断点的瞬间
两人必须同步配合
分别朝各自负责的警戒方向迅速推进
此时
原本的交叉掩护模式将转变为相对掩护
确保各自前方区域的快速清除
否则会因违背“45度原则”
导致交叉掩护的队员无法掩护到对方身后
甚至互相进入射界
导致各自的枪口指向变得危险
在动作配合上
常见的方式包括微微抬高枪口
或使用激光指示器作为无声信号
确保协同一致
红区协同的关键在于“连续性”——由于空间限制,队员无法长时间停留,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协同、推进与清理。
因此,队员之间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关键能力:
默契并非临时形成,而是通过长期同场景训练、战术复盘与模拟对抗积累的 “无需语言的共识”。
例如在梯形走廊拐角推进前
左侧队员无需提醒
便会预判右侧队员将优先警戒房间门方向
自己则重点覆盖走廊延伸段
遇到突发障碍物时
两人能同步调整站位
避免因动作冲突暴露视野死角
甚至在某一方武器卡壳的瞬间
另一方能立即补位掩护
确保清理节奏不中断
动作迅速并非盲目急促,而是在精准把控战术细节基础上的高效执行。
从抵达 45 度决断点
到切换掩护模式
再到推进中瞄准潜在威胁
直到清除死角
阿尔戈斯“红区协同清理”实训图
每个环节的动作幅度都需严格控制
比如转身时保持枪口始终指向警戒方向
避免因大幅甩动浪费时间
推进步幅控制在 30-40 厘米
既保证速度
又能随时停下射击
同时,动作需避免多余声响
如装备碰撞、脚步过重等
防止暴露位置给隐藏的敌方
红区环境嘈杂(如墙体回声、敌方干扰)或需静默突袭时,语言指令易失效,因此需建立明确的指令与信号。
基础信号包括:
激光指示器短按数次
激光镭射逆时针 / 顺时指向危险区域运动
枪口向上微抬 10 度
轻敲头盔等动作
复杂场景下还可结合战术手势、枪口指向
确保指令传递零误差
此外,信号需具备“双向反馈”机制
接收方需以轻微动作
如枪口微抬
开启激光指示器镭射接管画圈区域
轻拍后肩、捏腿回应
避免因信号未接收导致协同失误。
以上动作在不同的单位、小组内部进行组训时
基于保密或有意地差异化需要
会安排不同的指令信号在不同的情况下存在不同的战术目的
因此基于单位性质、任务场景
制定作战人员内部的指令信号标准
并通过长期的训练达到默契
才能拥有掌握并执行指令信号的技战术能力
红区协同的这些要求,也正是其在实战中执行难度较高的原因所在。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天津阿尔戈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022-88126818
13314314002
微信号:ARGUS202504

